菲律宾男篮沦为亚洲杯背景板,归化球员政策隐患显露
中国台北的胜利虽被冠上“爆冷”标签,但实战表现却是一场明显的碾压。从首节27-16的开局,到第三节再度取得30-28的领先,菲律宾队在全场比赛中始终未曾领先。他们本以为引以为傲的内线优势反而成为笑柄:篮板比为48-24碾压对手,但仅换来9次罚球机会,而三分球28投仅命中8个,也成了中国台北轻松获胜的原因。
赛后,中国台北队员马建豪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刺激对手:“让他们明白,我们绝不是排名第12的水平!”菲律宾虽然在亚洲排名第六,但这场比赛让所有球队都看清:他们的防守漏洞百出,而战术简化为“把球传给布朗利”。
菲律宾队的衰落只是亚洲篮坛变局的缩影。中国男篮首场比赛对沙特仅以5分险胜,约旦则经历加时艰难击败印度,而新西兰在面对伊拉克时也曾被追至10分分差。就连日本等传统豪强,也在比赛中落后叙利亚整整10分,最终依靠八村塁领军完成41分的大逆转。
传统豪强的辉煌正在逐渐褪去。中国台北队通过团队篮球战胜了菲律宾,而新西兰则凭借恩加泰和布里特的火力均衡轻松制胜菲律宾这样的单核球队。当弱队不再依赖归化球员“作弊”,而是努力练习挡拆、快攻和三分球时,亚洲篮球草根逆袭的时代正式开启。
菲律宾归化球员政策曾带来立竿见影的好处:布朗利加入后,球队的关键时刻胜率从39%激增至68%。然而,这种做法同样带来了沉重的代价,导致23岁以下球员的上场时间急剧减少至每场9.2分钟,甚至使得该队在2025年U19亚青赛中排名跌至历史最差的第11名。
更加致命的是,本土球员的退步现象:25岁以下球员的场均助攻次数从3.1次暴跌至1.8次,锋线持球能力几乎消失殆尽。
而相比之下,日本队虽然引进了归化中锋霍金森来补足篮板疏漏,但仍依赖本土核心河村勇辉掌握球权。在菲律宾热切期待库兹马加盟的同时,日本队已经认清一点:归化球员是辅助作用,球队本土球员才是中流砥柱。
勉强以1胜2负的战绩,菲律宾队成功晋级亚洲杯附加赛排名第三,但前路充满挑战:如果在附加赛中遇上C组第二名,将是一场生死战;即便成功晋级,1/4决赛极可能面对卫冕冠军澳大利亚。虽然布朗利在单场比赛中仍有爆发力,但体能已经开始透支,导致末节的命中率下降至20%。
中国男篮也听到了警钟的敲响:若在小组赛末轮输给约旦,很有可能提前在附加赛中碰上菲律宾。尽管对手已经式微,但在2023年被双杀的阴影仍然悬在头顶。赛后郭士强开心的面孔被镜头捕捉,但没有人可以否认,在归化风潮肆虐的亚洲篮坛中,没有谁是真正的赢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